我们柳州这十年|创新引领 永攀高峰
喜迎二十大 2022-10-12 21:31 《在柳州》APP

  (《柳州新闻》记者 陈蓉 王洪程 通讯员 全翊魁)牢记嘱托,踔厉笃行,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从今天(12日)起,《柳州新闻》栏目推出“我们柳州这十年”系列报道,聚焦我市制造业自主创新、民营企业、柳州螺蛳粉产业、国有企业党建、乡村振兴等方面,展现我市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首先来看第一集《创新引领 永攀高峰》。去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工时强调,要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作为国家级创新企业,柳工视创新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缩短与国际行业巨头的差距,挺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

点击图片看视频

  “大家好,我是柳工产装载机‘装装’,现在我带大家来参观参观我的新家——‘柳工装载机灯塔工厂’,你们看这里是不是很cool!这里有很多很多工业机器人,听这里‘攻城狮’说,他们全面运用了工业4.0前沿技术,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0000台装载机和平地机的生产能力,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整机质量水平提升50%以上,将会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先的装载机智能制造基地。回想十年前,我的家里工人有点多,噪声有点大,效率有点低,比一比,不自觉的就得为广西工业的飞速发展竖起大拇哥!”

  从一块钢板到一台装载机整机下线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十年前,需要整整十天才能完成。而现在,在柳工装载机灯塔工厂,仅仅需要3天,一台柳工装载机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我们整个工厂建成以后,生产产能可以实现翻番,但是我们需求的人员数可以减少大约30%以上,以这个下料的生产线为准,我们原来规划的生产线,如果是传统工厂的话,它需要30人以上才能实现相同钢板的切割量,目前我们这个工厂投产以后,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就可以实现整个的生产过程。”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卓越制造中心制造技术总监侯国清说。

  十年来,柳工在智能化、无人化、电动化工程机械方面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0%;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工业奥斯卡”红点大奖2项,填补了世界和国家技术空白10项,申请技术专利超过了1300项……  

  侯国清介绍,柳工制造这十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说焊接,十年前可能80%以上的焊缝是需要手工焊进行的,通过这十年来柳工持续的投入,现在80%甚至90%以上的焊缝全部用机械手来实现焊缝焊接。

  “我们往少人化甚至无人化迈进了很大一步,我们的效率大概也提高了15%-16%。”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电焊培训专员(全国劳模)廖国锋说。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柳工创新成果只是我市工业强劲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业是柳州的经济命脉和立市之本。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无论是推动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推进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家电等新兴产业发展,都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践行使命担当,勇攀科技高峰,创新成果、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创新主体快速成长。

  上汽通用五菱,首个自主产权EPS控制器今年5月下线,成为国内汽车行业首个有能力自产这一关键控制器的汽车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完成300余种芯片的国产替代和开发验证,国产化控制器累计贡献产能60余万辆;柳钢集团中高档高附加值品种钢占比持续提高,并创新推出热轧高强钢、海底管线钢、冷轧高强双相钢以及镀锌系列产品等高端钢材。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鸟巢等国家重点项目都有“柳钢造”的身影……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陆铫表示,我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两方面的支持,包括企业研发投入的经费,“他们在税前扣除,不计入税,另外给了4%左右的补贴,通过这个政策,十年来的成效非常明显。”陆铫说,实施的一些重大项目,比如智能化方面:上汽通用五菱2012年在柳东新区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智能制造基地,通过这个基地的投入,生产产能最高达到了一年250万辆,“在2012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生产燃油车,现在‘上通五’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占到了1/4,像柳工的产品以前都是传统的产品,现在也有新能源的,还有无人驾驶的,大大地加快往智能化方面发展的步伐。”

  如今,技术创新的基因,早已融入柳州企业的发展中。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681家,约占全区总量的1/5。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4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自治区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9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自治区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4家。柳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全市工业机器人存量超7000台,增量及保有量均居全区第一。

  未来,我市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劲、“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闯劲,勇攀创新发展高峰!

  

    

(编辑:杨惠子 责任编辑:李碧臻)

232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