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报国,螺蛳粉式的柳州故事
广播剧《实业报国》 2023-05-17 18:18 《在柳州》APP

  《实业报国》是中共柳州市宣传部、柳州市文联和柳州市广播电视台联袂创作推出的一部广播剧。《实业报国》这部广播剧,以一个名为龙菱的企业永不止步的前进历程为切入口,展现柳州人民脚踏实地干实事,赤胆忠心报效祖国的初心和成果。

扫一扫海报上方二维码,可收听广播剧《实业报国》全部音频
扫一扫海报上方二维码,可收听广播剧《实业报国》全部音频

  以龙尚柳为讲述人,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将龙菱公司如何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通过锐意进取和自我革命,终成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翘楚娓娓道来。整个故事一气呵成听下来,犹如吃了一碗正宗柳州螺蛳粉,香辣酸爽,过瘾之至。《实业报国》这部广播剧,以一个企业永不止步的前进历程为切入口,展现柳州人民脚踏实地干实事,赤胆忠心报效祖国的初心和成果。

  以时间轴划分,故事围绕着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中期以及进入新世纪后三个节点顺流而下,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事如何更迭,大浪如何淘沙,讴歌企业人,或者说柳州人实业报国,攻坚克难,永不止步地保持前进的决心和勇气,是《实业报国》一以贯之的内核。

点击图片收听广播剧《实业报国》主题歌

  因为是广播剧,只能用声音来营造和呈现故事的场景、塑造人物。这是很考验创作团队的智慧和功底的,所幸,广播剧《实业报国》做到了。

  故事的开篇,率先登场的是柳三锤,柳,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柳州。而三锤,这个名字一听就很硬气,很有怕什么艰难困苦,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就是了的无畏气质。其次登场的是龙尚柳,他是不远千里从繁华的大上海来柳州支援建设的,出身于上海交大动力与机械专业毕业生,他是当年千千万万南下援建知识分子的化身,是柳州龙菱微型汽车厂近半个世纪精彩的亲历者,也是广播剧里承前启后的串讲人。

  故事的初始的1982年,让龙尚柳不远千里追随而来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柳州龙菱,还不曾具备生产汽车的能力,那时,它叫柳州拖拉机厂。而龙尚柳初到工厂耳朵里听到的,不是机械的轰鸣声,却是此起披伏的叫卖声,有人在摆摊,有人在卖货,有人在打零工,这既是对南方风物的刻画,也在热闹中反衬出现实的悲凉。这个已经达到年产5000台拖拉机产能,位列全国八大之一的柳州拖拉机厂,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风光不再,成了一个苟延残喘要工人们想方设法自力更生自谋出路的亏损企业。一声声的叫卖声里,有普通工人的,也有柳三锤这个工会主席的,为什么?因为他坚定地贯彻着自己的理念:工会主席得跟工人在一起。这份不离不弃与工人同进退的担当,恰恰就是坚定龙尚柳留下来一起干的理由之一,恰如他在自白所说的那样:也许明天就停车、倒闭、饭碗不保,可这些人还是那么坚定、乐观、千方百计、无怨无悔。这,大概就是中国工人骨肉里的意志品质吧。

  科技就是力量,严重亏损的柳州拖拉机厂凭借龙尚柳等一众技术骨干研发的多功能缝纫机逆风翻盘,再次进入发展快车道。当发展的难题再一次摆在企业面前的时候,企业当家人陆水生果断地选择了当时还处于空白阶段的微型汽车为突破口。就这样,日后名震江湖的柳州龙菱微型汽车厂横空出世。没有图纸怎么办?没有老师怎么办?没有技术怎么办?广播剧别开生面,将汽车厂新品的呱呱坠地和一场婚礼并行讲述,听起来耳目一新。

  进入新世纪后,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国家如此,企业亦是如此。

  《实业报国》用了相当的篇幅呈现企业在新时代下新的竞争方式。例如,龙尚柳为郑志明奔走于各个管理部门,终于为郑志明争取到特殊人才的特殊待遇;龙尚柳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得合资的龙菱公司得以顺利成立;田蕾主动退居二线,为剥离辅业实现企业轻装上阵保驾护航;一系列改革新举措让龙菱公司得以驶上发展快车道,而永不止步地前进的精神内核,也再一次成为龙菱进一步腾飞的动力源泉。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恰到好处地点缀期间,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这部剧,就像香醇酸辣的柳州螺蛳粉,一碗下肚,全身都暖暖的。

  当前,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阶段,新的赛道意味着谁也没法用旧有的模式和方法存活。没有学习进取的思维,没有勇于闯荡变革的勇气,就不配在新的赛道赢。这是《实业报国》最接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日常体会的部分。当然,体验《实业报国》精彩纷呈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用自己的耳朵去仔细聆听,这才够过瘾。

(作者:梁雪珊 编辑:黄云波 责任编辑:黄展兵)

208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