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中成长的人物韧性——收听广播剧《实业报国》有感
广播剧《实业报国》 2023-05-17 18:17 《在柳州》APP

  先进文化,主流文学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文学应当有其所承担的使命。在收听了柳州广播剧《实业报国》之后,我被该剧呈现出的人物形象和命运所吸引,被该剧展示出的柳州创业史所感动,为剧中人物呈现出满满的正能量和坚韧的秉性而折服。

扫一扫海报上方二维码,可收听广播剧《实业报国》全部音频
扫一扫海报上方二维码,可收听广播剧《实业报国》全部音频

  该剧牢牢地把握住柳州汽车企业发展的主线,真实地再现龙城产业工人在解放初期、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所经历的不同境遇,不同的风浪,展示出同一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铁锤声、机械声,通过语言艺术,龙尚柳、柳三锤、廖乐贵、韦大牛、阿明、武博等一帮技术产业工人的个人特征鲜活起来,形象立了起来,龙城发展和城市秉性跃然剧中。该剧让历史和人物说话,近距离地描绘出过去时态和当下龙城工业发展的过往,讲述了不同时期工业发展和产业工人的悲欢离合;既有创业之初的艰辛,又有建设时期的悲喜,更有企业改制的迷茫和探索,呈现出产业工人在不同时期开拓者的坚韧形象。剧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值得一听。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该剧展示出龙城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一百多年前,柳州工业发展何其艰难,力量何等弱小,一直处于被国外压制之中。甚至连剧中工厂大门柳三锤用来敲打上下班的钟,都是当年从日本鬼子那缴获来的大氧气瓶。新中国成立后,柳州企业在五湖四海的工人们地支援下,克服种种困境,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工人、大国工匠也在一个个产业中脱颖而出。龙尚柳、柳三锤等南下干部,带领产业工人,开荒拓土,扎根生长,他们的名字极富有寓意,巧妙地带入柳州元素。阿明(郑志明)则是当代产业工人的技术楷模,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而在现实生活中,郑志明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真情对话,成为了产业工人的一种荣耀。礼遇工人,礼遇企业,提升产业工人的获得感、自豪感,在广播剧中得到了阐述。剧中以平行线的方式,从容道来过去与当下的产业发展历程,过往时空不同,维度和视角相通相同,通过龙尚柳的回忆和现场交融的情景,展示出工业发展的最终路径,创业创新,工业立柳强柳。

  肉粗骨头硬,做事特别狠。这是广播剧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看似直白,实则通透,这是柳州产业工人身上迸发出的韧性。在这一片“插一根扁担都可以发芽”的工业热土地上,这种迸发出的力量,是一种认同和自觉追求,是一种意志品质、精神动力,在几个主要人物的身上体现犹为明显。龙尚柳他们一步一步地走来,一次次摸索,从“小白”到师傅,到技师,到大国工匠,在无助迷茫的困境中依然透露出百折不挠,不信命不服输的坚韧。比如,在制造汽油机心脏——高压磁电机时,产业技术工人要手工缠绕线火柴盒大小的金属体13000圈,这是何等的考验细心耐心和技术;为了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他们把日本人微型汽车的5500多个零部件,一一拆解组合,学习和赶超,产业技术工人就这么艰难地成长起来,工业企业也就这么成长起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他们子承父业,上阵父子兵,做工特别拼,一代更比一代强。如龙婷婷、武博等人,年轻一代更具有创业创新的热情和能力,有着勇于担当的自信和底气。实业报国,实业强国,小岗位也有大作为,平凡人也有大梦想,这是广播剧所呈现出韧性的力量。

点击图片收听广播剧《实业报国》主题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剧中映照着现实,龙城是怎么样炼成的,就是这样炼成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工业情怀,从一块块钢板、一颗颗螺丝,打造出了柳工、柳汽、柳钢、五菱等一系列走在时代前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工业企业。2022年4月26日立法设立了“柳州工匠日”,这是广西首创。工匠精神成为了产业工人和这个城市的自觉追求。

  在这个价值多元、利益多元、精神生活多元、娱乐方式多元的时代,让我们不妨慢下脚步,细细来聆听多角度、多层次、多色调展示工业文化的广播剧《实业报国》,体会工业坚韧而粗犷的磅礴力量。广播剧叙事内核始终围绕一条主线,简要明晰,有故事讲故事,以人写事、以事写人、人事共融、事随人转的基调,人物在事件推进中不断成长,紧紧相互依存,人物的人生轨迹演绎切合时代性。不论在剧中或现实中的产业工人,他们身上折射出工业发展的光芒,映衬着时代的沧桑巨变,正是他们让我们对城市充满了期待和敬意。这正是文学的使命,以丰满的人性温暖人的心扉,净化人的心灵,这一些艺术形象凝结了时代高品质的温暖。当然广播剧中一些人物的成长和转变,过于直白,需有铺垫和过渡,不应是单一的维度;对于史料资料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精炼和提升,应更巧妙地应用到文本中,尽量避免口号式和标语横幅式的“大白话”,展现出当今时代下的语境和文学语言。

(作者:东木 编辑:黄云波 责任编辑:黄展兵)

256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