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15周年 他们回到大山书写青春故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09-11 19:16 《在柳州》APP

  (《新播报》记者 吴铁中 祝正鹏 通讯员 梁立明)“为了让孩子吃上午饭,父母每天跋山涉水7公里给孩子送饭。”多年前,三江侗族自治县岑旁村曾因此被称为“送饭村”,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吃饭难题,2008年秋季学期,我市在全国率先对当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三江、融水两县义务教育段农村学校,实施“免费午餐工程”,随后进一步覆盖全市义务教育段农村学校。如今,15年过去了,最早吃上免费午餐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他们纷纷回到家乡,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新故事。

  今年7月,刚从北部湾大学毕业的石易昀回到母校——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成为了一名物理老师。

  午间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有序来到食堂领取免费午餐,石易昀也来帮忙,还叮嘱孩子们“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费粮食。”

  碗里盛着木耳炒鸡、腐竹肉片、青菜,搭配得当的两荤一素让学生们吃得很满足。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石易昀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上二年级时,在融水县洞头镇中心小学第一次吃免费午餐的情形。

  “第一餐吃了我最喜欢的鸡腿。推行免费午餐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好政策,所以我心存感恩,在大学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志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教书育人。”石易昀说,后来她去到融水县民族中学上学,继续享受免费午餐。新鲜营养的饭菜,伴随她度过了八年求学生涯。

  石易昀的两位新同事也是免费午餐的受益者,他们都曾是融水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如今也一起回到了母校。 蒙丹丹成为了生物老师,贾年宁成为了地理老师。

  蒙丹丹回忆,因为当时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一度面临着辍学,好在有了免费午餐和女童班,这大大改变了她的命运。

  贾年宁也说,吃上了营养充足的免费午餐,不仅增强了体质,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她当时立志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同样受益的贾丽英、乔南,也在今年7月入职融水县中医医院,成为“白衣天使”。免费午餐是她们健康成长的保障,更是心底温馨欢乐的记忆。乔南说,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护士,现在愿望实现了,她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贾丽英也说,当时和一群小伙伴在教室旁吃免费午餐的场景,已经成为她终生难忘的记忆。

  在“免费午餐”的陪伴下,这些农村娃走出大山,又回到了家乡。15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15亿元,受益学生240万人次。免费午餐“柳州模式”在全国推广,有力推动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中心小学副校长陆慧颖说,得益免费午餐工程,学校十几年来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中心小学校长徐少平也表示,免费午餐不仅要保证学生们吃得饱,还要让他们吃得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都离不开教育。“免费午餐”为农村娃插上隐形的翅膀,助力他们在求学之路上跑得更快,更稳。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娃“反哺”家乡,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也在他们手下徐徐绘就。

  免费午餐陪伴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健康成长,当年播下的希望种子,如今已长成了葱郁大树。当他们带着爱与感恩回到家乡,反哺乡村振兴,一顿小小的午餐,已然润物细无声地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编辑:邹悦 责任编辑:李碧臻)

最新评论

  • 马背上的看客
    2023/9/12 7:31:44

    就是要多办点这样的实事。少搞点不利民的事。

1438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