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柳州)10月13日,柳江铁桥在全国铁路实施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后,暂不通行旅客列车的消息掀起了柳州网友一波“回忆杀”。从1940年建成至今,柳江铁桥已横跨在柳江上八十多年,它是柳州年龄最大的桥,曾是进出柳州的交通要道,是支援抗战的功臣,经历了被炸毁,又修复……给柳州人留下了许多独家记忆。我们查阅了历史资料,聊聊柳江铁桥的故事,分享柳州人和这座铁桥的感情。
柳江铁桥东起柳北区,西至柳南区,是柳州市第一座跨江大桥,也是柳江河上目前年龄最大的桥。
1940年建成:让柳州奠定了西南交通枢纽地位
1939年,抗日战争硝烟弥漫,大批物资和人员需要通过湘桂铁路,由西南大后方运往北方战场。而湘桂铁路正要经过柳江河。于是,在柳州建一座跨江铁路桥迫在眉睫。当时承担建桥任务的苏桥机厂因材制宜,采用“剪裁修补,可铆则铆,否则用螺栓,少数部位焊接”的非常方式,不到两年完成了1350吨重的钢桥,于1941年通车。由此,柳州奠定了西南交通枢纽地位,铁桥成为支援抗战的功臣,也成为侵华日军轰炸的目标。
因抗战而建,也因抗战而毁
在1944年,侵华日军逼近柳州时,湘桂铁路局接到命令,炸毁这座千辛万苦建造并保护的大桥。
铁桥修复:柳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1946年,柳江铁桥设计修复;1950年,得以重建。再次助力南来北往的交通。重建后的铁桥,是当时我市唯一一座永久性跨江大桥,它崭新亮相,让柳州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也让我市建成“桥梁博物馆”有了高起点。
“7·19”与“铁桥保卫战”
1996年的夏天,柳江铁桥再度面临考验。百年一遇的“7·19”洪水掠过柳州,水位高达92.43米,漫过桥面1米多,美丽家园变成一片汪洋。柳州人众志成城保护柳江铁桥,留下了一场经典战役——“铁桥保卫战”。
为了保护铁桥,参与保卫战的人们站在吊篮中,用竹竿、镰刀清理树枝、木材等漂浮物,避免积压。最危险时,他们每个人还需要绑着安全绳,轮流下降至漂浮物上,用油锯将它们切割、打散。大家以肉身之躯搏击洪魔,在柳江铁桥坚守了约一个星期。
然而雨势不减,水位快速上涨,仿佛要吞噬大桥。 千钧一发之际,柳州铁路局果断做出决定,采用“重车压梁”的方式,将一列装满重物的火车停在铁桥上,以增加桥身重量,抵御洪峰冲刷。在铁路人合力下,洪水逐渐消退,柳江铁桥奇迹般保住了!
辉煌时刻:每天60多趟旅客列车
2013年之前,衡柳铁路开通之前,每天有30多对(60多趟)旅客列车途经柳江铁桥,这些车主要去往北京、上海、南京、南昌、武昌、西安、郑州、广州、桂林等方向;但衡柳铁路开通后,通行柳江铁桥的旅客列车越来越少,10月11日调图前,已减少到每天1.5对旅客列车通行(其中一趟旅客列车隔天通行)。
新晋“网红”打卡点
九曲柳江,碧波荡漾。阳光照耀下,历经沧桑的柳江铁桥静静矗立,焕发金色的光芒。
如今,在桥下不远处的雅儒路西侧人行道的斜坡上静静地等待绿皮车“轰轰”开过,已经成为了游客解锁柳州的“打卡点”之一。当绿色的车头缓缓驶入柳江江面和湛蓝天空组成的画面里时,仿佛被时光机按下暂停键一样,记录在相片、视频里,成为一组组让人惊艳的作品。
站在桥上看风景
一晃眼,柳江铁桥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80多个年头,将城市的记忆留给一代代人:精巧与创新的设计,是前人的智慧、创新、努力与担当;经历战火纷飞、洪灾肆虐时的应对,是柳州人众志成城、保护家园的决心与坚守;不断增开的车次,是开明开放、敢为人先的柳州人力求发展而不断“引进来”和“走出去”;如今,它见证柳州成为网红城市,成为游人打卡柳州的经典场景。从铁桥视角看到的柳州:白天碧水蓝天两岸高楼林立,夜间万家灯火五彩缤纷,柳江铁桥见证城市历史变迁,也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更融合成为了城市中的独特风景。
卞之琳的《断章》或许能表达我们看铁桥的心情: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铁桥是否也承载着你的美好过往?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独家记忆。
(《在柳州》综合整理 编辑:邹悦 黄云波 张书桥 责任编辑:李碧臻 文思)
最新评论
-
陈柳青2023/10/14 22:55:29
柳江铁桥以后通行货运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