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柳州将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柳州市新闻发布厅 2023-12-28 15:35 《在柳州》APP

  (《柳州新闻》记者 黎翔)近年来,我市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相应成效。接下来,我市将如何在司法、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2月28日下午3:30,我市举行2023年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在柳州》APP正在进行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15:30 更新】发布会正式开始

   

  出席发布会的有: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敏莹

  市司法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权仁儒

  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金永平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吕文荣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振琦

  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邓艳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敏莹主持发布会

   

  【15:35 更新】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敏莹介绍2023年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情况。

  2023年以来,柳州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强化统筹、高位推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部署落实。

  (二)坚持协调联动,健全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均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抓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健全“问题清单+日常调度”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通过市领导定点服务企业机制、政银企对接会、走访调研等多形式面对面解决企业难题,深入研究改革路径和措施,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营商环境工作格局。

  (三)坚持对标先进,搭建政策体系。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把创新改革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年以来,先后出台《柳州市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方案》《2023年柳州市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柳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柳州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等政策文件,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提振市场信心。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充分研究分析柳州营商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市委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市上下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

  (四)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查落实。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年度全市督查事项,定期开展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和工作督导,强化责任问效及问题整改落实。市纪委监委机关不断加强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专项监督,先后出台《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方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方案》。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不断强化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经验、典型案例宣传,让“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成为柳州现代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烫金名片”:柳州市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获央视《新闻联播》在《创新引领塑造发展新优势》播出;《中华工商时报》整版报道:柳州走出科技创新产业振兴路;人民日报、中新社、新华社、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一二五”工程框架协议签约,柳州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良好氛围。

  二、聚焦重点、创新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成效

  (一)聚焦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便捷高效。努力打造全区“政务服务标杆”,试点先行桂黔政务服务事项全域“跨省通办”,实现全量政务服务事项在试点地区均可“异地代收代办”。全面推行“全链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围绕螺蛳粉特色产业、智能家电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产业需求,推出产业集成服务清单,提供专业化“集成服务”。持续深化“全市通办”改革,梳理、编制全市通办负面清单227项,进一步将“全市通办”向县区、街道、乡镇延伸。二是审批流程持续优化。全区首创“承诺制一证开工”审批改革,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加速落地。截至11月末,2023年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上办件并联审批率为95.17 %,审批数据10分钟内共享比例为97.36%。三是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龙城市民云”APP已迈入全国智慧城市同类APP的第一阵营,截至11月末,平台注册用户突破221万,累计访问量超1.38亿,成为大数据服务民生的应用典型。四是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搭建全区首个“不见面评标”创新基地,“开标直播舱”建成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创新推出柳州市不动产综合测绘管理平台,有效提速不动产首次登记业务。

  (二)聚焦打造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

  一是强化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大力推进盘活存量土地攻坚行动,通过“增存挂钩”机制化解用地保障难题。2022年,柳州市共计获得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达285.13公顷,位列全区第一,为全区唯一获得自治区全部5项用地计划指标奖励的地市。二是减负企业用能成本落实自治区关于暂停实施尖峰电价机制,2023年预计可为我市企业节约用电成本约2000万元;降低工业用户配气价格,按最高不超过0.9元/立方米执行,同时联动调整销售气价,2023年8-9月共为全市工业用户减负约1749万元。三是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和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2023年1-8月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1.34亿元。以建设产业人才集聚区为契机,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柳州市获批共建全区首家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做强“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促产业”引领示范。四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强化预算下达和预算拨付现金流的衔接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利用“桂惠贷”、融资担保等支持政策,加大个体工商户金融支持力度。截至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17461笔,金额280.65亿元,共惠及市场主体12229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71%,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5.8亿元。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加速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固定资产投资突破攻坚行动、项目落地突破攻坚行动,建立市级扩大投资协调机制,截至11月末,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政府专项债37.28亿元;获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023年全国项目26个,总投资127.56亿元,总贷款需求74.45亿元。

  (三)聚焦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柳州市实施分工方案》,畅通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完善处理回应机制。企业标准化地址登记改革实现全区率先、全国领先,截止11月末,柳州市登记在业的各类市场主体达到 37.11万户,其中民营企业9.33万户,同比增长2.8% 。二是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柳州市获批设立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全面启动,为柳州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搭建法律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跨境电商B2B出口货值达2.24亿元,助推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培育及发展。三是完善外资投资企业服务机制。全区率先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管理体系,创新推出“招商直通车服务窗口”“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等服务措施,助力外贸保稳提质。四是实施通关便利化改革。搭建全区首个RCEP企业服务平台,出台《柳州市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方案(2022-2025)》,建设RCEP经贸合作平台,打造专业化RCEP公共服务载体,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截至11月末,柳州市始发的中欧、中越、中亚等跨境货物列车铁路班列累计开行32列,助力“柳州制造”加速走向世界。

    (四)聚焦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是强化经营主体权益保护。全区率先出台《柳州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柳州市知识产权维权助援公共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等文件,为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维护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进一步提升司法保障质量和效率。发布广西首个《企业行政合规指南》,从源头上预防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柳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柳州市商事调解中心正式揭牌,建成全区首个社会化运作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商事调解中心。成立全区首个由市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推动部署的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现异地府院联动诉源治理有益探索。三是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市2023年在全国261个地级市(非省会城市)信用监测最好名次第16名,常居全国前100,位列广西地级市(非省会城市)第一。2023年8月,柳州市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五)聚焦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构建惠企政策新体系。率先在全区搭建“一键通”新型政商数字协同系统——龙城亲清在线平台,实现集政策匹配、咨询、解读、申报、兑现“一网通办”服务。二是完善民营企业诉求处理机制。成立柳州市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工作小组,依托12345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诉求”服务专线,畅通全市企业诉求渠道,全市各级各部门全力解决企业诉求、提升企业满意度,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建立柳州市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瞭望”工作机制和评价监督队伍,多渠道收集民营企业发展难题和重大舆情信息。三是开展“新官不理旧账”专项行动。建立市场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落地落实向市场主体作出的政策承诺,持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合规成本,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减负担、破堵点。四是构建上下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重点纠治优化营商环境中责任落实不到位、破坏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生命线”来抓,全力以赴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顶格”状态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机制建设。在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的前提下,加大力气、全力以赴持续深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吸收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出台系列改革措施,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建成具有柳州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坚持“提格”标准协调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抓住影响营商环境的主要因素和突出矛盾,从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四个维度,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及政府诚信建设、法治化政府建设和数字化政府建设等重点领域,依托柳州市12345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诉求”服务专线,多渠道多维度汇总分析企业反映问题,为政府实施改革提供参考。

  三是坚持“满格”力度营造尊商重商安商浓厚氛围。深入挖掘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经验、典型案例,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各类主流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柳州市营商环境的感知度和影响力。

  【15:45更新】答记者问

  《南国今报》记者问:请问我市在化解经济领域纠纷,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法治护航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及成效?

    市司法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权仁儒答:

  一是创建恢复性商事纠纷化解机制。市司法局与中国国际贸促会调解中心建立工作沟通渠道,对应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考核内容以及共建“一带一路”中关于商事调解的要求,在广西率先成立了柳州市商事调解中心,选聘177名律师、仲裁员、商会调解员、退休法官等专业人员建立商事调解专家库,并聘任20名首席商事调解专家,全力化解经济、贸易、房地产、知识产权、保险金融、运输等领域的商事纠纷。截至目前,柳州市商事调解中心共收案60余件,调解成功标的额2078万元,平均调解周期22天。

  二是激发公共法律服务活力。市司法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商务局等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建立采用“3+X”运维管理更多元化的柳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仲裁、商事调解、公证、司法鉴定、律师、破产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服务纳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高了公共法律服务的积极性、综合性和有效性。

  三是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大力实施“开放强柳”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柳州保税物流中心功能,推进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外经贸商事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广西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示范项目集聚区建设;举办《法律服务赋能 助力柳州产业出口——以柳州螺蛳粉“出海”为例》法治专题讲座,鼓励和支持柳州螺蛳粉出口和商标国际注册;成立了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为跨境电商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打造专业化RCEP公共服务载体,开展对外经贸摩擦预警,构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展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加强涉外法治等一系列工作,为柳州商品和服务走向国际提供法律服务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完善大调解机制,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不断延伸法治服务触角,主动融入柳州发展大局,积极参与涉外法治工作,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广西日报》记者问:请问相关部门在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今年做了哪些亮点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金永平答:

  2023年,我市通过建机制、严执法、优服务,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快完善柳州市RCEP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链条基础能力和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一是坚持建机制,不断加快知识产权顶层制度体系革新。强化市委、市政府对全领域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统筹协调,推动《柳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政府规章立法,强化法治基础保障。探索构建RCEP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出台《柳州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共建合作机制》,形成多方协同保护工作格局;编制《柳州市RCEP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为企业提供实用指南。

  二是坚持严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打击知识产权假冒侵权专项执法行动和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专项整治行动等,保持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完成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2件,实现“零的突破”。深化国家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建设,试点工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优秀”等次。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创建1个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和43个商业秘密保护站,柳州市成为广西首个获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

  三是坚持优服务,以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网格站点建设,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不断加强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年内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重点企业84家,保护直通车“1+1”柳州模式获广西2023年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优秀案例。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系列工作,着力促进我市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创新创造效能提升。今年我市4件专利获2022年度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占全区获奖数一半。全市有效发明专利5865件,同比增长22.37%,增幅全区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1338件,同比增长21.86%;全年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5家。获批建设首批广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分中心和维权援助工作站。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改革创新工作在全区改革攻坚暨开放合作集成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决策部署,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国试点园区建设,以及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和国家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区打造,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创新探索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和纠纷应对特色模式,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高质量供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护航优势特色产业企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记者问:请问我市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改革主要服务的产业有哪些?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吕文荣答:

  通过结合首位产业、主攻产业发展,确定在螺蛳粉原材料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化工及日化、林业、香衫、现代竹木、茶叶加工、木材加工、文旅、餐饮等12个产业,开展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改革。

  为促进产业向精深化、集群化、链条化方向发展,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改革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办事速度上做加法,以三个“链”为抓手,全力破解企业发展烦心事,提升服务质效能。

  一是创新理念,树立“链”思维。把柳州12个县区(新区)确定的产业纳入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服务目录,在市级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各县区制定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改革子方案,建立项目联络员制度,协调重点企业相关事宜,实现重点企业上门服务、实时跟进,建构“1+12”市县区(新区)上下联动的规范化服务框架。

  二是立足企业,满足“链”需求。针对产业全产业上下游及配套企业的需求,分别编制形成了覆盖企业落户、企业开办、工程报建、生产销售、政策兑现、企业注销等方面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事项目录清单,将各产业发展享受的政策红利统一涵盖,推动各项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

  三是精准减负,优化“链”服务。针对各产业特色,合理划分阶段,压缩审批时限,简化整合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推出量体裁衣式的审批路径。在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及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网点设立产业服务专区,集成提供预约办、智能办、并联办、异地办等综合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全流程定制化帮办代办服务,打造部门协同、咨询便利、办理快速的“快车道”。

  下一步,柳州市行政审批局将根据柳州市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各县区(新区)依托本地产业定位、资源优势,不断拓展产业目录,完善事项目录清单,优化服务模式,构建便民利企、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生态,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投产,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柳州日报社记者问:今年是柳州市产业大招商三年攻坚行动收官年,请问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如何?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振琦答:

  自2021年实施产业大招商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我市围绕5+5重点产业,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三年来累计签约项目1700多个,计划投资超3700亿元,引进实际到位资金超2400亿元,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从33.3%提升至67.86%,较2021年翻了一番。新引进四类5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瞪羚企业等强优企业39家,瑞浦赛克、国轩、鹏辉、优必选等一大批制造业招商项目落地,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抓链条促集群,打造产业突围新优势。2021年我市在全区率先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充分发挥新老链主企业的龙头引领优势,共同梳理上下游目标企业清单,提升产业链集群发展水平。今年在往年的基础上,组建了3个建链招商专班、7个延链补链招商专班、5个集群招商专班,各专班深入实施“一链一策”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项目投资总额占新签约项目近60%,延链补链强链成效显著。

  二是抓平台建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新手段。依托平台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等方面多层次发力,搭建立体化、全国化招商网络。目前全市已派出16支56人次队伍在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三年累计开展专题招商推介会58场,柳州投资环境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是抓统筹聚合力,凝聚全员招商新氛围。健全完善全员招商机制,65个市直部门与12个县区、新区同责同考。组建11个跨部门项目谈判小组,全市范围抽调业务骨干参与重大项目谈判,项目签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我们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实践锻炼活动,与柳州中院建立破产处置与招商引资对接机制,构建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一盘棋”新格局。

  四是抓协调强保障,跑出项目落地新速度。针对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出台《柳州市招商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实施方案》,通过18条具体任务、6大保障机制,对招商项目的统筹协调、审批办理、要素保障等重要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和服务。依托政企沟通、项目代办、投资投诉三大平台,今年累计协调解决土地交付、线杆迁移、流程审批等问题216个,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247次,办结营商环境投资投诉案件2件,推动589个招商项目开工建设、222个招商项目竣工投产,项目落地呈现提速增效良好态势。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新兴产业,深入开展产业研究和招商分析,前瞻布局“新风口”,积极抢占“新赛道”,科学制定新兴产业突破年行动方案和重点产业链招商方案,大力实施差异化、特色化、集聚化招商,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广西日报》记者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请问今年我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敏莹答:

  今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我委牵头组织全市相关部门,结合柳州实际,代市人民政府起草编制了《柳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已于11月23日由正式印发实施。《若干措施》全文锚定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一是切切实实推进国家若干措施在我市落地见效,二是实实在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三是扎扎实实贯彻“三升两去三消减”的任务。从三个方面展开综合研判,结合柳州实际,提出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氛围四个部分、共27条措施,力求以政策集成创新赋能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稳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联合全市相关部门共同发力,抓好《柳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持续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潜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民营力量”。

  柳州日报社记者问:为持续优化柳州税收营商环境,2023年税务部门采取了哪些便民惠企办税缴费举措?

    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邓艳答: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以打造税收营商环境先行示范的决心与信心,不断升级各项便民惠企办税缴费举措,在提升办税缴费效率、优化税收征管流程、构建税费服务新体系方面更优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智慧税务助力便捷效率更高。拓展“非接触式”服务,办税缴费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年平均办税时长较2022年压缩了38%,畅通智能办税快速干线。在柳州开出广西首张“数电票”,开通11种培训渠道,供纳税人全天候全方位学习,实现智能开票无感切换。推行“以智提退、容缺办理”,实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报退合一”,户均退税审核时间由10个工作日提速至2.36个工作日,增速76.4%,减少了10项出口退税业务的资料报送,智能退税一键到账。

  二是简并规范推进征管流程更优。建立法拍房涉税办理联络机制,减少办税环节2个,压缩办税成本50%以上。编写9个“高频业务指引”,实行“小件快办”,有效化解纳税人缴费人排队久和办税操作不熟的难题;下发8批25项次同城统一事项,着力解决纳税人办税缴费执行口径不一问题。

  三是坚持“六个必须”提升税费服务更精。坚持“咨询必有应”,推出“以咨强税”诉求响应机制,畅通纳税人缴费人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通道。坚持“沟通必有果”,设置“办不成事请找我”问题速达小程序,着力解决办税缴费疑难事项。坚持“到厅必快办”,创新推出“亲情陪办 满意柳州”特色服务举措,为新办企业、重点人群提供更亲民的税费服务。坚持“难事必有解”,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成立13个税费争议调解团队,做到“矛盾不上交、争议不出局”。坚持“税宣必到位”,打造“六位一体”税费宣传堡垒,着力破解税费政策落实落地难题。坚持“信用必培植”,打造“税链宝”机制,为企业制定修复失信行为计划,助力企业“以税促信、以信换贷”。今年以来,“银税互动”平台共为全市1.6万户企业办理贷款185.17亿元,同比增长16.99%。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创新税费服务举措,以数字手段赋能税收治理,以智能技术提升纳税服务,以协同机制构筑发展格局,为优化柳州市营商环境提供更多税务经验。

  【16:10更新】

  发布会到此结束,更多资讯请关注《在柳州》APP报道。

(编辑:杨惠子 责任编辑:廖婷)

267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