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二十年回顾:建堤防大水 美观惠民生
“7·19”回眸 2016-07-19 20:21 《在柳州》APP

  20年前的柳州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任凭洪水侵袭,受尽苦头的柳州人开始建设防洪堤抵御洪水,而随着理念的不断革新,防洪堤已不再是一面墙,而是融于城市的一道景观,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能看江、能看绿,还能通车和呼吸新鲜空气,这就是我市的防洪堤,3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和15万株植物使防洪堤变为城市景观,让到处锻炼、休闲的市民赞不绝口。市民林先生说,河堤空气好,绿化、卫生各方面也搞得比较好,外地来的朋友到了柳堤都是竖大拇指。

  别看河堤现在这么美,在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洪水来临时,就是一片汪洋,特别是百年一遇的“7·19”特大洪灾更是让人记忆深刻。

  说起20年前的大洪水,市民吕先生说,当时到处都被淹,整条路、整条街都全部被淹完了,他家也被淹到二楼。

  有着同样记忆的还有家住滨江西路五栋三楼的林老伯,他告诉记者,当时的他比较乐观,以为最多淹到二楼,可没想到洪水很快上到他家,还直逼四楼。

  “邻居之间相当团结,大家集体往上搬。吃东西的话,基本上就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各家有什么东西都拿出来,一般年轻和体壮的都注意节约,把食物给老的和小孩吃了。我们反正不算饿,还可以坚持,如果再涨几天我们就麻烦了。当我们把东西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水也退了。”

  洪水过后,林老伯给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洪水的印子虽然看不到了,可却深深印在他心里,特别是被困的那段日子。随着防洪堤的建成,这20年来年,林老伯再也没搬过家,而被洪水困的日子也由一年好几次变成一年顶多一次。

  记者从水利部门了解到,我市从1995年开始建设防洪堤,三中堤于1999年率先完工,随后雅儒堤、华丰湾堤、白沙堤、河西堤等11段堤防也陆续完工。截至目前,我市市区已建成堤防25.8公里,排涝泵站28座,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可保护区域面积65.1平方公里,直接保护人口47.7万人,实现了防洪建设的第一步,可抵御五十年一遇洪水的目标。

  2009年7月5日,我市迎来89.64米的建国第四大洪水,防洪堤成功接受考验,避免近40万人口受灾,减少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1亿元。

  成绩的背后是柳州人辛劳的付出,在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记者认识了老水利人(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运行管理科副科长)——陆海,17年前他就进入单位工作,白沙堤是他参与的第一个工程,说起当时的工作,陆海说:“因为你要检验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要爬上爬下,拿着尺子,这里去看、那里去量,晒黑、晒红这是很正常的。”

  每年洪水都会漫上亲水平台,而从高处往下看就像“水漫金山”,一些网友对防洪堤工程发出质疑。对此,陆海做出了解释:“防洪堤的建设就是根据平常水位的高层来亲近水,所以它的建设不是很高,正常洪水它就被水浸泡,这个不影响防洪功能。”

  市区防洪工程已陆续建成,县区防洪项目也在快马加鞭。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投入资金3.4亿元,对38条主要支流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共建成堤岸、护坡86公里。

  记者在鹿寨县中渡镇的洛江上看到了全长1.29公里的防洪堤,该防洪堤保护着全镇5000多人口和3000多亩(200多万平方米)农田。平静时洛江美丽清澈,可发起怒来的滔滔洪水却困扰着当地群众。2011年,洛江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顺利建成,解决了村民们多年的水患之苦。

  中渡镇的村民韩美莲说,“7·19”洪水淹有1米高,有好多人的房子都倒掉了,而建完河堤坝了就没有再被淹过。村民廖金寿则表示,现在建好堤坝之后,不管老年还是青年,很多人都来这里散步。

  不设防的历史已成过去,如今坚固的防洪堤让龙城人民感受到了安全感和幸福感。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防洪堤还将继续延伸,“十三五”期我市计划投资9.9亿元,建设官塘、阳和白露堤,新增直接保护人口将达27万人。

  市水利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马朝晖表示,对上游的防洪控制性工程——洋溪水利枢纽前期工程他们会加快推进,下一步工作则主要在信息化、自动化、预警预报这些方面提升管理能力,努力把柳州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

  建设防洪堤工程,将大大降低洪水围城的威胁。在这二十年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的防洪堤建设在满足防洪功能和防洪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既有效防洪,又美化城市景观,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柳州市民的“幸福之堤”。 防洪堤工程成效明显,市政设施建设也稳步推进。这二十年间,我市的市政实施建设也有效消除了内涝隐患。

(《在柳州》记者:黎翔 赵培 编辑:陈思思)

230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