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打破技术壁垒,让智能化实现自主创新
2019“柳州工匠” 2020-01-02 21:41 《在柳州》APP

  (记者 王少伟 祁军)在工程机械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存在差异,一颗螺母难倒老师傅的事,时有发生。但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宝骏发动机工厂,有一位叫杨超的“老师傅”,厂里的技术难题似乎都难不倒他。工作10年来,他总能将一个个技术难题转化为一次次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机会。他的故事,还得从一次“拧紧零件”的事情说起。

  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宝骏发动机工厂,杨超是一名维修工段长,专门负责管理和维护发动机生产线上的设备。在发动机生产线上,最常用的设备就是拧紧器,它用于拧紧零件,完成发动机的安装。

  别看拧紧器作用简单,却决定了每一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杨超介绍,在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中,80%的工艺都和拧紧这块有关,“如果一个零件在拧紧时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发动机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

  由于使用频率高,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的拧紧器平均每周都需要保养和维护。但在从前,因为技术封锁,拧紧器的保养和维护只能交给设备供应厂商,成本高、耗时间。有一次,一条生产线的拧紧器出现了故障,但设备供应商的工作人员不在现场,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了3小时。

  别以为3个小时没什么,杨超说,如果按现在的GPH(每小时生产数)来计算,这3个小时,将近影响了200多台发动机下线。

  因为这件事,杨超暗下决心,一定要突破这个技术封锁,掌握拧紧器保养维护技术。他组建团队,不断学习研究拧紧工具维修技术、设计制作专用工具,用了3年多的时间,终于攻克拧紧器维护技术难题,他还在厂里建立发动机ATLAS维修工作间,实现拧紧器的现场保养与维护。每年为厂里的两条生产线节省100万元的成本。

  杨超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工作中总能将一个个技术难题转化为一次次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机会。10年来,他先后获得4项国家专利。其中,《一种发动机顶升机构》和《宝骏发动机装配线运行可靠性提升改造》等专利,还荣获广西重工业先进工艺工装及优秀设备改造一等奖等奖项。 同时,杨超还搭建各类实训平台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完成导师带徒10人,培养出技师3人,师徒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杨超不服输的专研态度,不仅给工厂节约生产成本,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工友。宝骏发动机工厂维修经理张瑞强说:“杨超对技术的突破给工友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厂里在实训中心有一个口号,叫‘工匠精神勇攀高峰’,杨超无疑是我们团队中带队的那个攀登者。”

  曾经接受过杨超技术指导的宝骏发动机工厂维修工段长蒙旭喜也感触良多,“杨超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指导、培训我们,他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引路人,让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到现在成为工段长。”

  对于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杨超也有着扎实的规划,“今后我将更加刻苦地专研维修技术 ,我想打破更多的技术壁垒,在智能化方面,实现更多技术的自主创新。”

(编辑:邹悦)

最新评论

  • 马背上的看客
    2020/1/3 9:40:30

    应享受专家待遇。

288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