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柳州白莲洞史前文化”系列报道之三:两万年前“白莲洞人”吃螺蛳开创文明饮食
观点 2020-06-18 14:00 《在柳州》APP

  (《柳州新闻》记者 甄婧 刘霏 黄云波)疫情期间,螺蛳粉爆单,出口井喷,数次霸屏网络热搜,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小吃。要问螺蛳粉中的灵魂食材是什么,鲜美的螺蛳一定必不可少,这一点,早被两万年前的“白莲洞人”“实名认证”。今天记者就去到白莲洞遗址,与文化层里的螺壳对话,听听它们与柳州先民的饮食故事。

  两万年前“白莲洞人”吃螺蛳开创文明饮食

  隐在市郊白面山南麓的白莲洞,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柳州先民眷恋的家。寻着考古工作者的挖掘轨迹,可以辨别出先民留下的部分文化遗物及活动痕迹,其中就包含大量的螺壳化石。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副馆长叶亮介绍,白莲洞遗址在距今26,000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少量的螺壳堆积,这是柳州最早的食螺遗存。

  这意味着,从26,000年前开始,“白莲洞人”就已经捕捞螺类食用。到了距今20000至18000年前,柳州处于盛冰期结束后气温转暖之际。伴随着气温回升,降雨量加大,内陆河流水量大增,低洼地区大片沼泽湖泊出现,为淡水鱼类和贝类生物的繁殖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生态环境。因此,柳州先民对螺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利用不断增强。

▲点击观看视频

  叶亮告诉记者,鲤鱼嘴遗址的螺蛳比白莲洞遗址的螺蛳壳要大,这说明当时的气候环境会更温暖湿润,更适合水生动物的生长。除此之外,在白莲洞遗址周边的都乐洞穴遗址群中,柳江岸边的台地遗址中,也发现有大量堆积的螺蛳壳,“这些地方跟白莲洞文化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经鉴定,白莲洞遗址地层中出土的螺壳和鱼类化石包含有双棱田螺、乌螺、大蜗牛、道氏珠蚌、鲤鱼、青鱼以及陆龟等。而在螺壳化石最早出现的西四层,出土石器组合中也开始发现有一类敲砸器,敲砸端有的呈尖锥状,有的被修成棱脊,还有的为了方便握持而修了把手端。随着层位里的螺壳增加,敲砸器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制作也更加熟练、规整。而一同出土的螺壳尾部大多都有敲去的痕迹,这与今天柳州人食用螺蛳的方式非常接近。

  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原馆长周国兴说,其实敲砸器是敲螺蛳壳的,“煮了以后不一定用敲的, 螺肉可以用骨针还有树的刺剔出来。”

  炼土为陶 为史前人类炊煮、农耕奠定基础

  除敲砸器外,考古学者还发现,史前遗址中陶片经常与大量螺壳堆积同时出现或者稍晚。据推测,这可能与生食淡水河湖中的螺、蚌等水生生物致病有关。机智的柳州先民从茹毛饮血发展到熟食,巧妙地利用手边的工具,让自己与自然相处得更融洽。于是,器皿应运而生,为盛放、炊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周国兴介绍,陶器一般被认为是农业生产中存放东西的工具,但研究人员在白莲洞和其他遗址里发现,陶器在当时是被先民用做煮食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在白莲洞文化的系列中,陶器产生超过15,000年。”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叶亮的认同,“古人类就发现把螺蛳煮熟后,味道更加鲜美,而且更容易消化。”

  陶器的发明为史前人类的炊煮、农耕和定居奠定了基础,是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甚至一些考古学者将它视为判断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标准。在“白莲洞人”三万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多数时间是没有陶器的,只有在晚期阶段,他们才最终发明和使用了陶器,从单一的烧烤,走向多元化的烹煮,逐步开创了文明饮食。

  白莲洞遗址是华南地区首个被确认包含了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史前遗址,考古工作者以此为中心,搭建起了白莲洞文化系列框架,提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标准对比刻度,这不仅是全国唯一,更是东亚、东南亚的唯一。

  周国兴说,白莲洞史前文化遗址的文化内涵,完美地展现了从旧石器文化过渡到新石器文化的全过程。白莲洞文化是中国南方中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她是中国史前考古的珍宝,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已经成为探索中石器文化的国际中心,她将对世界考古学发挥重要的作用。

(编辑:邹悦)

330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