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之行采风之一
网文名家进柳州写柳州 2020-08-19 22:42 《在柳州》APP

  我第一次去柳州是90年代,那时的柳州给我的感觉主色调都是灰色的,建筑物是灰的,工厂烟窗冒出来的烟也是灰的,感觉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高楼不多,街道也不是很宽阔,所以没有多大的印象。想想也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能指望有青山绿水的环境?要说能闯入视野和占据思维的就是那号称“八桂第一楼”的工贸大厦,不过那时它还“犹抱琵琶半遮面”,除此之外就只有那勾人味蕾的螺蛳粉了。

  直到2018年的烟雨四月我重新踏入柳州时,我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

  那天,当车子把我们载入柳州地界的时候,路旁时不时地闪出一两株粉色的紫荆花,越靠近市区紫荆花闪出的数量越多,频率越高,当我们完全进入市区的时候,鳞次栉比的高楼潮涌般沁出,紫荆花也迎面扑来。空气中弥漫着紫荆花醉人的清香,长久不散地飘荡在空间里。已进入花期的24万多株洋紫荆花在满含春意的气氛下惬意地竞相绽放,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浪漫花色之中,都浸泡在花海里面。一眼看去,紫荆花竞相绽放,高低起伏,宛然相接,像延绵不断的长廊,更像粉色飘摇的彩带,一直延伸到我们视线不及的地方。偶尔纷扬而下的花瓣把整洁宽敞的街道点缀得分外妖娆。

  随后,在柳侯公园湖畔欣赏依依的杨柳与清洌洌的湖水,看粉色的紫荆花和翠绿的杨柳组成粉绿相间的绝美图画,再眺望远处的湖光山色,顷刻间我的脑海已没有了以往的灰色调,有的只是“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的感觉,一下子我就觉得柳州城是如此的端庄和美丽,如此的清新和脱俗。返程时,我回头看着这座被紫荆花淹没在粉红花海中的城市,若有所思,为什么这座西南的重工业城市都能变身为花园城市,都能华丽转身成为宜居生态之城?这的确耐人寻味。

  也许,观念转变了,喜好也改变了,之前对柳州的淡漠一下子就升温了,对柳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然她作为西南重要的工业重镇,历经了悠悠百年以来的工业洗礼还是广西工业的排头兵,那肯定不简单,肯定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于是便有了探询这座有百年工业历史的城市的意念,因为要了解一个城市先从它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开始,而博物馆正是了解这个城市的窗口,碰巧近期的柳州之行圆了我的梦。可以肯定地说,这次的柳州之行再次颠覆了我的观念。

  柳州工业博物馆,百里柳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此刻正静静地卧在鱼峰区柳东路景区诠释它的历史。

  走进博物馆,100多年的工业文明史足以让你陶醉。博物馆分为“工业历史陈列馆”“企业风采馆”和生态宜居馆三部分。现有工业文物实物6200多件(套),文献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15000多件。这些藏品不仅蕴含着这座城市厚重的百年工业历史内涵,也蕴藏着柳州的工业精神,更记录了广西乃至中华民族百年间的历史进程。一幅幅、一件件的藏品或凝重沧桑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

  我小时候的愿望是长大了当兵,而高中毕业差一点就穿上了军装,工作之后又嫁给了兵哥哥,也许就是我这一生的军人情结,让我对枪支弹药等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进了博物馆后就直奔历史馆军工产品展览区。

  此时,柳州生产的高射机枪、迫击炮、冲锋枪、半自动和全自动步枪,给人以虎虎生威的感觉。要说柳州的军工生产历史,还真是可圈可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为了生产军火,新桂系在鸡喇筹建柳州机械厂。抗日战争时期,守护柳州上空的“飞虎队”战斗机群中曾有一架来自“柳州制造”被命名为“朱荣章”号的广西第一架战斗机;柳州工程机械厂在20世纪60年代制造的一门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被作战部队誉为“功臣炮”“英雄炮”,它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吞吃”了多少敌人,消灭了多少火力点,立下了怎样显赫的汗马功劳?数不胜数!

  在其他展馆,各式各样的藏品同样令我们赞叹不已。广西第一辆汽车,按1:2比例仿制的木炭汽车,让大家读懂了1933年柳州生产汽车的历史,当年汽车出厂的时候,桂系领导李宗仁、白崇禧、黄绍雄到现场观看;我国第一台汽油机就是柳州机械厂1953年试制成功的1101型汽油机;1960年柳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出炉的第一炉铁水,“像黄金一样贵重”的纪念织锦里记录了张学录等众多为了支援柳州建设而奉献青春的南下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汗水;1966年柳州电子管厂生产出来的广西第一只电子管填补了广西电子管厂的空白;1984年柳州无线电八厂成功生产的14寸黑白电视机;1985年广西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在柳州投产,生产的第一批彩色电视机获得成功;1988年广西工学院和柳州电机厂联合研制的HPL-2000型CO2激光器是西南地区第一台大功率的激光器,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激光器之一;2013年的“神十”上天让柳州长虹机械制造公司的员工感到特别的自豪,因为“神十”飞船上用的“石英挠性加速度器”就是他们研制的产品……令我们叹为观止的藏品还有很多很多。

  柳州的工业能一直持续稳定地发展,除了柳州人民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外,与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展厅正中的“南宁会议”场景,再现的毛泽东、李富春、韦国清三位历史人物雕像,吸引了我们驻足观看。1958年1月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问题。在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帮助下,十大工业项目落户柳州。

  博物馆里的藏品足以让我们感到震撼,在博物馆外我们碰巧看到了一幅由朋友父子倾力打造的巨幅摄影长卷《烟雨柳江千里画卷》,这幅同样让我们震撼的摄影作品全长1公里,浩瀚、霸气!虽然场地有限不能全部展示,但随着画卷的缓缓延伸,我们情不自禁地进入了画里,“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当年柳宗元游柳江写下的千古名句。在这里,山水云雾美丽邂逅,原始的美与虚幻的美相互交融,江面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江两岸的龙城也时而秀出雄姿,时而隐映雾里,云雾缭绕下的柳江是多么的如诗如画,多么的如梦如幻……很长时间我们还沉浸在画面里。这幅作品饱含着摄影者的心声:蜿蜒曲折的柳江,浩浩荡荡,奔涌向前,与柳江一样奔涌不息的,是柳州工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柳州,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有石器时代柳江白莲洞人的文明,也有唐朝柳宗元的文化以及以汽车为代表的工业文化。它虽然是个工业城市,但有着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誉,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练成了今天以汽车、钢铁、工程机械为主导,以电子、化工、建材、制糖为基础的工业名城,工业何其了得。虽然如此,柳州的农业也不甘下风,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研发的青蒿素在柳州融安县仙草堂的制药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还有灵芝的种植以及柳江区百朋镇浩浩荡荡的五万亩莲藕产业基地;一望无际的三江布央茶园等等给人一种震撼;旅游业就更不用说了,随后将跟随采风团一一探寻。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以人文历史为依托,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以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三架马车齐头并进为杠杆撬动经济的城市会更加繁荣和昌盛,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林巧云)

266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