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申弓】千里柳江采风之七:云游老君洞
网文名家进柳州写柳州 2020-08-22 13:58 《在柳州》APP

融水老君洞宏大的门楼
融水老君洞宏大的门楼

  千里柳江采风之七:云游老君洞

  申弓

  午餐后从柳江百朋五万亩莲塘出来,躺车上睡了一觉,于下午三时多到达融水的老君洞。

  这融水,我还是头一次来。知道她则是在四十多年前。那时三线建设掀高潮,我们那里不少兄弟或乡亲都被征集到这里来参加枝柳铁路建设。当时我还在读书,来不了,只是听来过的人说,这里山挺多,景色挺美,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生活习惯听起来很新鲜,因而对这个地方充满好奇与向往,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造访。

  这次算是如愿以偿了。

  雄伟的门楼上书“老君洞”三个字,这就是我们接触融水的第一个站点。进入大门,一位须发全白,穿着白衫的老人横坐在一棵枯树上沉思,面前是一个棋盘,几枚磨盘大的黑白棋子无规则地散落,老人的后面是一只大大的香炉,再下去一个水塘,同样有一白人展着轻功作水上飘动作。起初我以为这就是老君,细看却不是,这便促使我高眼去看老君洞了,是那样卓尔不凡。

老子天下第一的石刻
老子天下第一的石刻

  老子天下第一的石刻

  整个景区,有溶洞 2 个,其中的老君洞是融州古八景之首,称"水月洞天"。清澈蜿蜒的灵寿溪自洞背穿山而过,流经洞中长约300米。乘小舟自后洞顺流而下,可一览全洞风光,观赏洞中石壁上的摩崖石刻及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口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两座宋代建造的古石桥在洞口跨溪而卧,造型美观,结构精巧,目前仍可通行汽车。

宋桥前枯树上的竖联,一联连三代
宋桥前枯树上的竖联,一联连三代

  宋桥前枯树上的竖联,一联连三代

  我注意桥头的一棵枯树,上挂一竖联:宋桥元寺明人赞,佛塔禅心偈语云。那是一联写齐宋、元、明三朝事,底蕴深得不得了。

  然而,在整个景区,徐霞客的份量似乎更重些。从右旁的石阶而上,一条风雨桥式的徐霞客长廊随山的弯曲,一直延伸到远处。入廊是一个亭,柱上一副楹联“踏万里征程赏丽景,穷毕生精力撰游篇”,让人一读便知道是这位旅行家的写照,这是融水人专门建来陈列徐大旅行家的事迹的碑廊。据介绍,徐霞客,云游天下,而且当时的车舟不便,车是马车,舟是木头帆船,多凭的是脚力,他能到达这里,在融水逗留16天,在老君洞住了13天,这是他30年旅行生涯中在一个洞内住得最久的一次,并写了5000多字的游记,对老君洞作了详细精妙的描述,可见此地非同小可。

徐霞客长廊入口,一副楹联概括了徐霞客的业绩
徐霞客长廊入口,一副楹联概括了徐霞客的业绩

  大家都知道,徐霞客是明朝地理学家。他不入仕途,专事旅游,22岁起就在母亲支持下,“周游名山大川,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他北抵燕幽,东达粤闽,西入滇南,不怠尽志,历时39年多,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地质矿产、水利资源、民风习俗以及各种生物、植被、洞穴、岩溶进行了详尽地考察研究,并每天坚持撰写日记,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记述了其亲身经历和旅途见闻,被后人编成《徐霞客游记》。

蜿蜒的徐霞客长廊里,有众多的碑文,图文并茂,记载着旅行家的足迹与成就
蜿蜒的徐霞客长廊里,有众多的碑文,图文并茂,记载着旅行家的足迹与成就

  长廊的那头,耸立着一尊白色的雕像,这个就是徐霞客,可见融水人对他的厚爱,当然,首先是他为融水人作出了贡献,这才让人们牢牢地记住了他。

徐霞客的汉白玉塑像,耸立在报恩寺左旁
徐霞客的汉白玉塑像,耸立在报恩寺左旁

  作者简介: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说集《蜜月第三天》《粉红色的信笺》《邀舞者》《沈祖连微型小说108篇》《圣洁》《男人风景》《申弓小说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亲的红裙子》《有奈无奈》《得意忘形》《前朝遗老》《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沈祖连卷》《青山秀水》《东窗与西窗》等15部。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学最高奖铜鼓奖、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部分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国家大书。有作品被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大学教材。曾供职于广西钦州市文化局。

(来源:“申弓”微信号 编辑:蒙洋)

212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