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农都精神长存 感动激励后来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庆建党百年 谱八桂新篇 2021-10-20 18:45 《在柳州》APP

  (《柳州新闻》记者 练芳 董旭军)在我们历史性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阶段,如何激励奋战在乡村基层一线的党员志愿者们,坚定信念、涵养初心?位于沙塘的战时农都博物馆就成为了干部职工党员们“四史”学习的生动课堂和“打卡”新热点。

  近日,来自柳北区沙塘镇各村和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参观了中国战时农都博物馆,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退休农艺师、战时农都博物馆顾问兰生葵的指引和讲解下,重温了80多年前沙塘农都那段难忘的历史。

  “我在农科所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其中收集农都资料是六年时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退休农艺师、中国战时农都博物馆顾问兰生葵说,当时抗战时期为什么这些专家们能克服困难,在沙塘做了很多科研项目,很多成果也离不开他们的精神。

  根据资料,1937年柳州成为抗战后方,以中央农业实验所、广西大学农学院为首的一批高级科研机构、高等学府迁到柳州沙塘,全国各地农业专家学者,怀着科学救国、抗战必胜的信念来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农业科学基础研究,开展田间试验,大力推广技术成果,保障军粮,支援抗战,攀登科学高峰,沙塘自此被誉为“战时农都”。

  这里是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曾走出过许多专家学者及多位院士。专家们在抗战期间坚持科学试验,开展各种农事活动,沙塘成为中国战时农都的试验基地和人才基地,保护、孕育、锻炼了一大批农业科研精英。

  看着当年专家们手绘的图标、亲手制作的各种昆虫标本、使用过的简陋农具和工具,了解到从这里诞生的众多成果和成就,现场的参观者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传承好农都精神,建设好我们的家乡柳州。

  “听了老师的讲解,对沙塘农都的发展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沙塘镇洛沙村团支部书记廖淑贞说,对前辈们很崇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前老前辈工作不简单,也让我们后一辈把老一辈的精神发扬光大。”沙塘镇上垌村委副主任梁新卫希望以后通过跟老百姓经常接触互相交流经验,把技术传授给更多的群众,大家一起致富。

(编辑:黄利)

214ms

在柳州

柳州人的APP

立即下载